UP | HOME

互联网市场为什么涨薪这么快?目前的市场供需情况?

目录

互联网市场为什么涨薪这么快?目前的市场供需情况?

价格围绕价值波动,影响波动的因素主要是供需关系。那码农的薪水取决于什么?自然取决于供给和需求。那整个码农市场供给几多?需求几多?这话题太大,估计只有教育部和人社部能回答。在此,我取个巧,建个简单的模型。我的建模思路很简单,社招不管怎么折腾,都是在现有的人才池子里做文章。我们只需看看新增需求和新增供给就行了,也就是说-–—看看校招情况就行了。(社招的情况,我们下周以移动互联网行业为例来单独做个个案分析)

(一)、每年的码农都流去哪了?

最优质的码农都去 BAT 了?错,纯论薪水,BAT 最多只能算是 3、4 等的 offer。 IT 民工的毕业去处有哪几类?就员工来说,我觉得按照待遇,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类:国外的 offer、国内互联网顶级 offer(主要是游戏公司)、银行 IT、互联网、华为、运营商、IT 软硬件外企、其它通信设备商、IT 软硬件内资公司。

1、 最好的 offer 是哪?

适合码农发展的,薪水也高的,当然是 Google、FB、Amazon、MS 等总部的了;另外,还有一些薪水也不错的,例如斯伦贝谢等跨领域的公司来大陆招人去海外工作的;HK 等也有很多投行的 IT 中心,来大陆招人去 HK、海外工作,这也算是很不错的 offer。这代表了哪批人?那批天才码农,或者综合素质很高的码农。这些公司,加起来每年在大陆会发几百个 offer。

另,八卦一个:据说国内极客氛围很好的网易有道,是 Google、FB 非常喜欢的一个资源池。去了有道,可能等于打开了去国外的半个大门。我不知道这该是网易有道的荣耀还是悲伤。在有道,一堆高智商的码农没有像 360、去哪儿那样接地气。投了巨大力量做的有道搜索不得不改用 360 的资源。所幸,有道这两年开始务实、接地气起来。不知道过几年会成为另外一个接地气的本土卓越互联网公司,还是继续做大家去 Google、FB 的跳板。

2、其次是哪?国内互联网的顶级 offer:

例如网易、完美、盛大的 3、40W 的 offer(不是所有人都给这数,个别的),BAT 的 special offer,还包括 MS、Google 等外企中国区给的 special offer。这代表哪批人?代表了那批很优秀的码农,这批人,热爱编程也很聪明,国内互联网公司是大家很好的归宿。这里面实际有很多人也拿过美国的 offer,只是不想去而已。这个市场,每年几百个 offer 还是有的。

3、再次是哪?BAT 普通 offer?NO,银行 IT 等。

每到年底、年初,互联网公司总会迎来一拨校招的拒 offer、毁约高潮,为啥?因为各个银行软开、科技部等发 offer 了。同样素质的人,如果在银行,80%的概率税后收入比互联网的税前收入高。对,你没看错,就是人家税后比我们税前高。在大部分银行,转正后 1、2 年内税后超 20W 很常见,更不用说民生银行等高帅富了。一个是税后 20W,一个是税前 20W,高低立现。而且,人家还解决北京户口!@#~

这代表了哪批人?技术水平不错,综合能力也不错,但是不太想做一线开发、不是特别热爱编程的人,这些人一般会选择去银行。这批一年发多少 offer?北京的四大行,加上十几家中小银行、政策银行,一年差不多有 1、2k 人的需求。

插播一下:大家觉得他们拿的挺多是不是?错!金融 IT 就该拿这个收入,甚至说,他们现在的收入还低了,国企对于 IT 还是不够重视,银行 IT 创造的价值远高于客户经理、高于柜员。看看光大证券的事情就知道了,图便宜,不自建 IT 团队,不花大价钱买 IT 服务。你以为高盛、摩根忽悠客户那么多钱,靠的只是销售和关系嘛?后台也很重要。但是,在国内的体制下,他们只能拿这么点。为什么这么说,暂且按下不表。回头第三部分,讲整个社会,讲整个大行业的时候再做分析。

4、接下来:BAT 等主流公司的一般 offer

BAT 三家一年就有 3、4K 人的校招量,360、新浪、网易(含有道)、搜狐(含搜狗、搜狐视频等)、完美、去哪儿等公司每家也有个上百的招聘量,也就是说,主流互联网公司每年得有个 5、6K 的新增码农需求量。这里面据说能给北京的高校发出 3、40%。这批人是哪批人?基础扎实,也很聪明,很努力,热爱编程的码农。她们可能不如 40W 的大牛们那么耀眼,但她们是各个公司最可靠的中坚力量。一个大公司,人力工作的关键就在于能招来多少这样的码农,并留住她们。这档 offer 一般在 20W 左右,360、有道、搜狗、阿里、去哪儿一般会多给点,百度、腾讯等一般会少给点。

插播:

这里面有种特别的 offer,就是体制内的互联网——人搜、盘古。前两年为什么那么多人去这两家?大家不就是图个户口,收入也还不错嘛,公司也还算行嘛。至于现在公司什么情况,很重要吗?干的不爽交了户口违约金接着跳嘛。有了户口,起码人家不用等两年后工作居住证下来再买房子,不用交孩子上学的赞助费,光看这两年房子涨的速度,也抵得上你在百度干个 5 年 10 年了。什么?你在这两家工作,但是毕业后没有立刻买房?我只能替你默哀下了。那你要了户口干吗。。。

5、再往下是谁?是华为

你看到的没错,我单独把华为当作一类跟行业平级的列出来,因为华为不招则以,一招就是 1W、2W 人地招,对市场的冲击太大。华为是中国最大的、最国际化的、最有竞争力的 IT 高科技企业,虽然我不喜欢华为的作风,虽然华为坑过我的猎头费,不过不妨碍我们对他的认可。在这里,我要强调的是,论应届生收入,华为只能甘居前几类人的后面,但是同样素质的人,如果你能适应华为的文化,那么工作 5、6 年后,前面的所有人一般会被华为甩的连影子都看不见。一个素质中规中矩的人,如果愿意在华为拼搏,去海外工作,4、5年下来,工资+分红+奖金,4、50W 是个很轻松的事情。在华为,80 后的国家首代已经很常见了。百万年薪,在互联网这边真心算个高收入,在华为真心不算啥,全国几十个办事处,哪个办事处没几个这样人的?全球上百个代表处,哪个代表处没有几个这样的人?每次有华为海外的人咨询我跳槽的事情,我第一句都问降薪 5、60%考虑吗?为什么华为能给这么多钱?这个我们按下不表,在第三部分分析行业的时候再讲。至于华为招多少人,那看心情,2011 年是 2W 人?offer 情况我就不说了。

6、再往下是运营商及其它国企。

北京这边,CMCC、CT、CU 三家的北分、研究院、设计院,加起来大概 2K 人左右。这些公司基本都解决户口,薪水基本都是 15_{20W(折合到手 10}15W 左右)。不过,友情提醒,运营商一直在降薪,从未停止过。最近移动都被抓了快 10 个省公司老总了,前几天广东移动的老总也被抓了,为啥?按集团某领导的说法:十年了,一直在降薪,能不出事嘛。。。运营商为什么一直降薪?下次再说。

另外,有大量的军工企业,我不了解招聘规模、收入,不便评价,但是,北航每年大把的人放弃互联网 offer 转去航天五院等应该不仅仅是因为对方解决户口。

7、再其次:IT 外资公司、通信设备商、互联网公司的二等 offer、部分国内软家公司:

年薪 10_{15W 左右,月薪 8K}1W。爱立信、IBM、O 记、阿朗、HP 等,大批的互联网公司就不说了。大部分外企,例如 NSN、索尼、阿朗这种赶上总部要裁掉欧洲、美国、日本哪个产品线了,也会转移几十几百个职位到中国来,否则万年不招人。另外用友、金蝶、亚信等,前几年年景好的时候,收入也不算差(起薪不高,奖金多)。这批公司中,很多公司的性价比比互联网的更好。为什么?因为工作轻松+户口。首先,传统行业嘛,没那么多竞争,就那么几家公司。其次户口指标一般比互联网公司多。为什么?因为她们大多是销售型企业,给北京的纳税多,像用友,2012 年的销售额也有 42 亿,这是什么概念?就是除了 BAT、盛大、网易、搜狐、当当(这是赚了电商的优势),其它的公司收入都比用友少,自然纳税也少多了。因此很多技术不错的、综合素质不错的,也经常会选择这类公司。其实每天 9、10 点上班,5、6点下班,没事喝个下午茶,聊聊 QQ 也挺好的。这批 offer 有多少?一年上万个?

8、再最后,是那些做软件外包、给政府、央企做项目的公司:

中软、东软、海辉、软通、各地的中小型为政府、央企做项目的公司等,这个基本 4、5K 起了。这每年的量海的去了,几万几十万地招。

(二)、靠谱的码农到底有多少?

中国每年有多少新增码农?据热心网友统计,23%的大学生都是学计算机、通信、电子相关专业的。也就是说,全国每年有 160 万新增供给。可实际呢?合格的码农呢?传百度去年应届生没招满,为什么?质量的问题,新增码农中靠谱的码农数量极少。

1、 靠谱码农多难找?

我们不讲 BAT 的需求,以华为为例吧,对比 BAT,华为的要求算低了。如果一个人大学的课程都认真学了,能考个 70 分,实验课就算抄了也能看懂别人的代码,这样的人在技术上就可以满足华为的要求了。可就这样,在很多 211 院校,华为的 offer 就是一等一的 offer 了,一个班也就个别人能拿到。

2、 靠谱码农占学生中的多少?

那到底靠谱码农占学生比例多少?我们提升一下要求,以 BAT 为标准,举北邮为例:刨去清北,北邮应该是北京最大的靠谱码农池子了。(北航、中科院等院校码农素质也很不错,只是人没有北邮多,因此以北邮做代表举例。)那北邮有多少比例的靠谱码农呢?北邮每年约 3000 名本硕毕业生找工作(估算,抛去考研出国的),其中约 2000 人是计算机、通信、电子相关专业,估计其中有 1000_{1500 人跟计算机相关的。这 1000}1500 人里可能 7、80%的都投过百度,有多少人能拿到 offer 呢?据说是 3_{400 个。也就是说,北邮的学生,只有 30}50%的比例可以拿到百度的 offer。上述数据只是估算,欢迎百度的亲帮忙修正下数据。

这让我想起来去年一个百度的哥哥调侃校招,在北京招聘的时候,抱怨现在的应届生素质怎么一年不如一年。等到了外地,才发现,哦,北京的学生质量还挺好的。

3、新增码农的新增池子有多大?

以北京地区为例,北京每年,清北、北邮、中科院、北航、北交、北理、北科等几所最主要的池子加起来,计算机、通信相关专业毕业要找工作的,也就 8、9 千人,这里面就算有 50%的靠谱码农,也就 4、5K 人。这还是往高里说的。但你看看我们上文列的招聘需求?虽然不是只有小部分 offer 发给北京的学生了,但是北京市场的靠谱码农显然是供不应求的。另外,入学的学生每年都在减少,我国高校的招生规模已经连续 5 年下降了,而且这个学生人数减少的趋势会一直继续下去。。。

大家算是明白招人有多难了吧。

4、都谁在跟互联网抢人?

其实上文已经说的很透彻了,这里再多说两句。

A、 20W 的童鞋都在犹豫去哪?

这档童鞋技术都不错,互联网公司给 20W,嗯,不少了。但是大部分互联网公司不解决户口,或者说,20W 的这档童鞋在大部分互联网公司没有肯定的把握拿到户口。但是,这批童鞋在很多 IT 公司,会被当作绝对主力看待,如果愿意,公司会百分百愿意帮给你在公司的户口指标队伍中排前列。而且,相对而言,IT 公司更为轻松一些,性价比更高一些。因此,很多通信、电子的童鞋会放弃互联网的 offer,转投其它行业。

B、15W 左右的人在犹豫去哪?

这档的同学,大多是基础也挺不错的,但是对于编程没太多热爱的童鞋,她们做互联网、做通信、做 IT 其实差别不是很大。通信、IT 相对稳定、轻松,而且运营商还是甲方,工作心态不同。而且,运营商有户口。且部分运营商的北分,以及部分研究院的收入并不低,税后 15W 还是有的,比 20W 的税前还略高一些。在这种情况下,大家何苦一定要去互联网呢?能给户口吗?钱多很多吗?

C、内杠啊,内杠阿

满足要求的码农就那么点,各家互联网公司还不往死里面抢。哪个码农手里不是几个 offer?在这力,说个八卦。听说,只是听说,BAT 的某司今年校招非常重视,量很给力,薪水一贯地给力。考虑到某司各个产品线业务量不断翻倍,新业务不断,看起来都很有前景,风头正旺。而 BAT 的另外两家,这两年发展有点缓慢,校招的薪水如果再跟不上,那招聘堪忧阿。

综上:

因此各位老板、用人部门也别老苛求招聘 HR 们,别老说今年的简历质量不行,你们 HR 做的不够。事实是,码农的量一年比一年少。有本事多加点钱,多申请几个户口指标,多申请几个工作证的指标。否则你们拿什么跟银行 IT、运营商抢人,拿什么跟友商抢人?

作者:魏小康 xiaokang

作者: Petrus.Z

Created: 2021-09-01 Wed 00:3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