UP | HOME

面试官会从哪些方面评价候选人的整体素质

目录

你好,我是邵浩。

近年来,我面试过不少候选人,发现很多同学因为在面试过程中的表现不足,而错失了机会。所以,我想从面试官的角度,基于真实案例,帮你梳理技术面试中要注意的问题。

简单来说,作为面试官,我关注的核心点就是三方面:人品、能力、意愿。能力考查的关键点,我在上节课已经讲过了,这节课我们来探讨人品、意愿这两方面的素质考查,应该注意什么。

首先让我们看两个案例:

小 A 是国内某名校硕士毕业生,辗转多个大厂面试,自我感觉都非常良好,什么都能答得上来,但莫名其妙就一直没有拿到合适的 offer,最后去了一家创业公司。

小 B 是某大厂等同于 P7 级别的工程师,小 C 是某大厂 P6 级别的工程师,他们先后(隔了大概 2 个月)去某互联网公司应聘,结果两人拿到了同职级的 offer,小 C 的薪资反而比小 B 要高。

你可以想想看,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呢?

在和这几个同学沟通之后,我发现了一些问题所在。小 A 是个聪明但急躁的同学,在回答面试官某些问题的时候,喜欢追问和反问,经常会和面试官针锋相对,反对面试官的一些观点和看法,因此很容易被冠以“难以合作”的标签。在第二个例子中,小 C 平时的交流和表达能力要更强,和人相处时,会让对方感觉很轻松。而小 B 则是学霸型的同学,平时就有些高冷,面试过程中的表达和表现不如小 C 也是可想而知。

接下来,我们就详细聊一下素质考查中的要点。

素质考查

人品

人品是最关键最重要的,哪怕候选人能力再强,人品不过关我也一律不要。

人品就是人的品性道德,宋朝黄庭坚在《濂溪诗序》中评价周敦颐时写道:“舂陵周茂叔人品甚高,胸中洒落,如光风霁月”。在和优秀候选人沟通的时候,会有这种“光风霁月”的感觉,也非常希望和他们充分交流。

我觉得人品分解来看,最重要的有几点:真诚、自信乐观、协作意愿。

0deec3db064be8e496cac56efd50280f.jpg

真诚就是真实不虚假,我给你举两个反例,你来感受一下。

反例 1:现在很多公司都使用牛客网远程面试,在代码测试的过程中,会发现很多同学不停地切换页面,然后故作沉思状,最后让人感觉是花了很大力气敲上了代码。实际上,这些同学很有可能是切换页面去搜索引擎上找答案。自己觉得天衣无缝,但面试官早就看出来了。

反例 2:碰到很多同学,不会答就开始瞎答,当面试官指出错误的时候,他还要挣扎一会儿,甚至挣扎到面试官也不想去追究了。所以,遇到不会的问题,可以尽可能说下思路,但也要及时承认自己的不足,避免更多的减分项。

自信乐观的表现是眼中有光,敢于担当。这里我先举个正向的例子:

我碰到过一个同学,学校背景一般,但面试中散发出来的自信气质让人印象深刻,他提到自己为了成为合格的算法工程师,利用所有的业余时间,系统性学习了相关课程,并在 Kaggle 项目上去练手。在上家公司,也主动承担任务,熬夜加班也要按期交付。在沟通的过程中,他非常积极主动,能感受到有很强的上进心。

我再举个反例,对比一下:

很多程序员都比较保守,自己会的东西得心应手,但对于有挑战的事情,就望而却步。比如说我会问应聘的 Python 工程师会不会 C++,对于某个项目,如何用 C++ 进行改写等,一般还不等我追问,一些人就直接回复说“我 C++ 用得不熟,不一定能搞定”,还有同学说“我应聘是 Python,C++ 做不了”。

从这两个例子中可以看出,强大的学习能力和敢于承担的精神,是自信的良好体现。

再来看协作意愿方面,项目推进中,核心关键人员必不可少,但很大概率上只有团队合作才能有好的成绩。我先举个反例:

看到候选人简历上是 xx 项目的负责人,我会问他带了多少同学做这个事情,怎么分工和配合。有的人回复是这样的:“其他人都不行,这个项目是老板压下来的,都是我一个人搞的”,还碰到过一个候选人说“我就做好我自己的部分,集成还是老大去集成”。当然,还有技术候选人,会批评测试团队、产品团队配合不了,有矛盾,难推进,这些都是面试过程中的减分项。

那怎么样回答才好呢?你可以在回答项目配合的问题时,不仅说清楚团队的配置、不同模块的开发和串联,还提出更好的建议。比如说一个候选人复盘了某个项目,并且告诉我,现在如果他再做这个项目,可以通过自动化手段,节省人力,提升测试能力,避免线上的问题等。

对于这样的同学,我会感觉他具有很好的全盘意识和协作态度。

意愿

除了人品之外,素质考查的另一个重点是意愿,具体包括两个关键点。

fc4961d5007ca2c920da9ab7228e011b.jpg

一点是有的放矢,目标明确。

面试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,你是不是真正去准备了这个职位要求的所有方面,你有没有让面试官了解到你的努力程度,都是关键考查点。另外,你还需要注意一些可能有坑的问题,比如说:“你为什么要来这家公司?”,对于这个问题,我认为有几种糟糕的回答:

第一种:“我喜欢这个工作”。这是个非常通用且没有任何信息量的回答。你应该结合个人职业规划,以及在这个岗位能够为公司做出的贡献,来进一步阐述。

第二种:“我工作能力强,无论做什么都能做好”。这个回答反而让面试官觉得你并没有清晰的诉求,所以你还不如针对面试的特定岗位,来说明自己的核心能力。

第三种:“我这边已经有 xx 大厂的 offer,也想来面试你们这家公司” 。这个回答是属于广撒网的,作为面试官,内心 OS 一定是“那你去别的公司好了,不要来我们公司了”。当然也有例外,除非是你特别优秀,而面试官又特别渴求人才的,可能并不在乎你拿到了其他公司的 offer,而是会用最好的条件争取留住你。

意愿考查的另一关键点是有备而来,知己知彼。

有一些同学根本不了解岗位的需求,甚至直接问面试官“你们招聘的是什么岗位”。诚然,简历投了一堆,拿到很多面试机会,也很正常,但你做起码要做到,提前去了解这家公司的基本情况。另外,面试快结束时,面试官一般会问你:“你还有什么想了解的?”你可千万别这么回答:

  • 第一种:“我没有问题”。这会让面试官觉得你没啥想法。
  • 第二种:“我不是很了解你们的业务,能再介绍一下么”。这让人感觉你并没有做好调查,意愿不强。
  • 第三种:“这个岗位需要哪些能力”。这说明你在不了解岗位的情况下就来应聘,根本就没有做好准备。
  • 第四种:直接问一些众所周知的公开信息,比如说公司的业务构成等。这个回答不痛不痒,不会减分,也不会加分。

面试官其实想知道你到底有多想留在这家公司,而且,如果你觉得面试过程中某些点回答得很糟糕,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补救机会。所以,好的问法要结合自己的未来发展、业务情况,来问一些具体的问题。当然,也可以问如下一些问题:“能否评价一下我刚才面试表现,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”,“对该岗位的中长期职业规划建议是什么”,“我如果能够入职,需要在短期内解决哪些问题”,“公司的晋升机制是什么”等。

总结

总之,素质考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评判标准,人品和意愿不仅决定你能不能拿到心仪的 offer,也决定你最后在职业发展中能够有多大的成就。最后,你也可以想一想,如何在日常工作中提升这些基本素质能力,提升自己的段位,补齐自己的短板,欢迎在留言区和我讨论。

66c7f8bd4ef4035d46b17d36392738f1.jpg

作者: Petrus.Z

Created: 2021-09-01 Wed 00:39